大事記
1951年
西南區川南醫士學校建校,校址選在瀘州忠山,川南行署衛生廳副廳長房師亮兼任校長。
1952年
房師亮調任四川省衛生廳副廳長,顧德誠接任學校校長兼任醫院院長。學校更名為四川省第二醫士學校。
1953年
學校更名為四川省瀘州醫士學校。
1959年
學校升格并更名為瀘州醫學??茖W校。
1963年
朱德委員長來校視察,并揮毫題詞“繼承祖國醫學遺產,學好現代醫學科學,為廣大人民服務”。
1978年
學校升格并更名為瀘州醫學院,顧德誠任黨委書記兼院長。首屆4年制本科生進校。
1982年
學校成為全國首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學校。
1983年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來院視察。
1992年
中醫學專業(中西醫結合方向)在國內率先開始了中西醫結合5年制本科教育的探索與實踐。省內首創的麻醉學專業??普秸猩?。
1993年
學校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生理學和中西醫結合臨床(內科)獲碩士學位授予權。
1996年
首批外國留學生2名抵達學校。
1997年
院長辦公會議決定把“高尚醫德、精湛技術、健壯體魄、服務人民”作為學院校訓。
1998年
省教委批準學校為有資格招收短期外國留學生學校。10月,學校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
2000年
國務院學位辦正式批準學校開辦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教育。
2001年
10月3日,學校隆重舉行建院50周年慶典。11月,學校城北新校區投入使用。
2003年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學校為新增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批準學校新增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2004年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生理學、內科學(心血管?。┍涣袨樗拇ㄊ〉谒呐攸c建設學科。
停止??普猩?。
11月,首次從印度和尼泊爾招收長期留學生。
附屬醫院成功施行四川省首例連體嬰兒分離手術。
2005年
四川省首例心臟移植手術在附屬醫院獲得成功。
2006年
10月22-27日,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專家組到我院實地考察評估。次年5月,學院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被教育部評定為“優秀”等級。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學校新增2個一級學科(中西醫結合、中藥學)和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免疫學、眼科學等)。
口腔醫學專業、麻醉學專業納入川、渝兩地一本招生。
2007年
四川醫事衛生法治研究中心獲批為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醫學電生理實驗室獲批為學校第一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麻醉學專業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2008年
臨床醫學專業被評為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生理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內科學(心血管?。┲形麽t結合臨床被確認為“四川省省級重點學科”。
5月,汶川發生強烈地震,三附屬醫院及學校派出多支醫療隊和志愿者;附屬醫院駐青川醫療隊受到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親切接見。
2009年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新增口腔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心肌電生理實驗室被評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
招收首批漢語教學留學生。
由學校主要牽頭發起的四川省一級社科學會—四川省酒文化研究會成立?!夺t學與法學》公開發行。
2010年
國家勞動與人力資源保障部、國家博士后管理委員會批準在心血管醫學研究所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新增中藥學一級學科專業碩士授權點。
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被確定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學校成為西部地區首批免費定向醫生培養的主要高等院校。
2011年
學校隆重舉行建校60周年慶典。
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醫學、藥學4個學科獲批為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護理學院(一級學科)獲批為碩士學位授權點。
與浙江大學簽署協議聯合招收和培養心血管專業博士后研究人員。學校首次參加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獲西南西北賽區一等獎,5月參加全國總決賽獲三等獎。
醫學檢驗專業實現一本招生。
2012年
學校召開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了“125”發展戰略。
學校獲四川省2011年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4項。
學校入選第一批國家級“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新增臨床藥學本科專業;醫學影像學專業列入四川省第一批次本科招生。
口腔醫學、生物學、藥學、中藥學等4個學科獲直接評審教授(研究員)職務資格。
附屬口腔醫院通過三級甲等口腔??漆t院評審。
學校開展首屆"瀘州老窖'金教鞭'獎"評選活動。
2013年、
學校獲四川省2012年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
學校獲批成為全國第一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正式啟動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學生畢業時可實現“四證合一”。學校獲批設立醫事法學目錄外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學校獲招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英語授課)來華留學生資格。
臨床醫學(卓越醫師班)獲批成為四川省普通本科第一批次本科招生專業。
瀘州市奧體公園主體育場通過竣工驗收并整體移交學校管理使用。
2014年
學校牽頭組建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協同創新中心”成為第二批“四川2011協同創新中心”。學?!搬t學電生理學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教育部驗收。
學校獲四川省2013年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
學校新增公共衛生、護理、法律、公共管理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學校獲批增設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
學校新增公共管理學副教授(副研究員)任職資格評議權。
學校完成形象識別系統建設,設計更換學校?;?,重新凝煉出“厚德精業 仁愛濟世”的校訓和“自強不息 守正出新”的學校精神,經黨委常委會審定通過后啟用。
2015年
4月,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12月,批準學校更名為西南醫科大學。
學校章程正式公布實施。
學校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順利通過國家評估。學校培養的首批博士后正式出站。
學校獲批調整確認臨床醫學碩士、中醫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學校獲批成為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臨床藥學、中醫學2個專業列入四川省普通本科第一批次錄取招生。